藝術家 簡歷
個人創作以繪畫和雕塑為主要媒材,關注當代社會中人們無法真正敞開對話、而深感寂寞疏離的心理狀態。2016年在進駐藝術聚落發起「A.P.D.計劃」,透過藝術家集結、跨領域協作和社會參與式藝術實踐,以藝術介入社群,建立與公眾生活的關係和連結。「ART LAB X WHO」計劃以打開藝術聚落空間為核心概念,推動藝術家與幼兒、青少年的接觸、對話和工作坊。關注於藝術家如何透過自我集結和實踐,具體回應現實。 曾任職於奧美、李奧貝納廣告等全球廣告公司集團,目前就讀於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領域研究所。
“A.P.D.計畫”:Art Petri Dish,是在「435 Art Village」本地藝術聚落所內發起的藝術計畫。透過藝術家的集結、協作,產生擾動現實的力量;同時關注當代藝術社群中,創作者如何透過合作、交流,產生個人創作脈絡之外「有機」的「變異」。若創作是藝術家聚焦於個人深層內在的過程,那麼「A.P.D.計劃」則是反向以一種全敞開的姿態,透過各種形式的超連結,建構藝術家與其他社群間的網絡,主動開啟下一步的行動,藉此反思當代藝術工作者被各種機制、體系收編,逐漸失去主體性的處境。

Education
2018 -
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跨領域研究所
2003 - 2007
世新大學 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
2003 - 2007
復興美工 雕塑組
Residency
2016-
2018
2010
435藝術聚落,台北
新富町文化市場,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(JFAA),台北
洄瀾窯,台灣土地開發((TLDC)),花蓮
Public Art
2012
台北市立圖書館 景美分館 創意空間規劃設計,台北
2011
台北市立圖書館 景美分館 創意空間作品授權,台北
2011
寶藏巖國際藝術村(TAV) 青年旅館創意空間規劃設計,台北
Project / S.E.A.
2019
2016-
2019
2018
2017
2009-2013
2008
「泥淖,還是潮間帶?」策展人 ,台北
「A.P.D.」計劃 藝術家協作 聚落計畫,台北
「什麼? 435也有論壇」藝術家論壇,台北
「WHAT CAN I DO FOR YOU?」展覽策劃/藝術家論壇,台北
「ART LAB X YOUNGs」,新北市文化局,台北
「ART LAB XKIDs II」,新北市文化局,台北
「 ART LABXKIDs I」,新北市文化局,台北
「我的壢歷史」,桃園地景藝術節,桃園市文化局,桃園
「行走的人」,新富町文化市場/忠泰建築藝術基金會,台北
「 520 也放藝術、也放市集、也放音樂 」展覽策劃,新北市文化局,台北
「夜窗」 展覽策劃/活動統籌,新北市文化局,台北
花蓮洄瀾窯進駐計劃,台灣土地開發,花蓮
「五味屋 小飛象計畫」,五味屋/財團法人中華開發文教基金會,花蓮
Exhibitions
Solo
2012
「女孩-小語」 , Gallery SHINGENDO, 東京
2009
「女孩-小語」 , HAM Gallery, 高雄
Group
2019
2018
2017
2016
2015
2014
2013
2012
2011
2010
2009
「 開箱庭」,虛擬線上展覽
「 我的壢歷史」,桃園地景藝術節,桃園
「夜窗」 435藝術家工作室 聯展,新北市文化局,台北
「我為人人為我」 再生藝術特展 , 新北市文化局 /台灣好基金會,台北
「寫履歷表」 16人聯展,荒原藝術,台北
「 混種現場藝術祭」, 台北國際藝術村,台北
「台灣藝術家博覽會」,台北
「YOUNG ART TAIPEI」, 晶華酒店, 台北
「春 意正濃」Absolute Spring In The Air-12 位女性藝術家聯展, YESART AIR Gallery, 台北
「停下來 能看見」, YESART AIR Gallery, 台北
「東京藝術博覽會」, 東京國際論壇大樓,東京
「築巢 我不在家」,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,台北 (獲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)
「Asia Top Gallery Hotel Art Fair」, MANDARIN ORIENTAL,香港
「台北新世代攝影展-女孩-小語 V.S林芝宇裹裹人行為藝術」,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,台北
「東京藝術博覽會」, 東京國際論壇大樓,東京
「台北新藝術博覽會」, 國際台北世貿中心,台北
「買得起藝術博覽會」 ,上古藝術, 台北
「Geisai Taiwan#2」,華山1914,台北
「Geisai Tokyo#14」,東京國際展示場,東京 (獲富邦文教基金會贊助)
「Geisai Taiwan#1」,華山1914,台北